跨境电商在东莞发展迅猛,但随之而来的法律风险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知识产权侵权、海关稽查和产品合规性问题,已成为许多东莞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将结合最新案例,为您详细解析跨境电商中的法律风险,并提供实用的防范建议。
广东省税务局公布了一系列严厉的涉税惩罚决定,32家位于东莞的企业因涉及骗取出口退税及逃避纳税而遭受行政处罚,部分案例甚至被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这些企业多存在利用虚开增值税发票和其他发票,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出口退税或抵扣税款的违法行为。
以东莞市某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为例,其违法金额接近2亿元人民币。经过税务部门的深入调查,发现该公司在2013年至2016年间,采用欺骗方式非法获得出口退税款130.87万元,加上其他税务问题涉及税款高达1.9782.56亿元。基于确凿证据,税务局对该公司实施了补缴税款1.991343亿元的行政处理,罚款130.87万元,并将其案件移交至司法机构。
近期,马来西亚海关执法行动中查获一批申报信息与实际货物严重不符的货品。这批货物原计划通过转运到新加坡,申报类别为家具,但在海关检查时,发现箱子内全是电子烟,数量约为30万支。海关在发现申报信息与实际货物严重不符后立刻展开调查,结果发现这些电子烟都印有知名标签,但货物来源和收货方却迷雾重重,给调查增加了难度。
全面知识产权审查:在产品上市前,进行商标、专利、著作权的全面检索与排查,确保不侵犯他人权利。通过东莞市公证处固定自有知识产权证据,以备维权之需。
规范海关申报与税务合规:确保商品归类、价格申报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保留完整交易记录。了解并遵守目标市场的税务规定,必要时寻求专业税务顾问的帮助。
严格遵守产品标准:深入了解目标市场关于产品质量、安全、环保、标签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和认证要求。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避免合规风险。
应对海关稽查与产品下架:一旦遭遇海关稽查,应积极配合,及时提供所需文件。若产品被平台下架,应第一时间查明原因,若属误判,及时准备材料申诉;若确实违规,立即整改。
建立健全内部合规制度:制定跨境电商业务合规手册,加强员工培训。考虑购买产品责任险和知识产权侵权险,以转移部分风险。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监管趋势,以下类型产品面临较高下架风险:
东莞作为外贸大市,本地企业应充分利用东莞市公证处、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等司法行政资源,提前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和证据固定。同时,可关注东莞市检察机关发布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了解最新裁判风向。
2025年,跨境电商行业正站在政策红利与监管升级的十字路口:国家持续出台扶持政策,为行业打开增长天花板;但同时,税务、海关等部门的监管也日趋精细化。平台数据报送新规落地、税务核查力度空前、股权与资金流监管更严格,种种信号都在明确:财税合规,早已从锦上添花变成生死存亡的必修课。
如果您对产品是否侵权拿不准,或正在遭遇跨境电商法律纠纷,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进行知识产权风险排查。欢迎东莞的企业主们获取免费初步法律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针对性指导。1871907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