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息1分是1%还是10%?东莞民间借贷律师专业解析-免费咨询

年息1分是1%还是10%?东莞律师解析民间借贷利率纠纷

一句模糊的利息约定,可能让朋友反目、对簿公堂。

在民间借贷中,当事人之间常常因利息约定不清而发生纠纷。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年息1分”这样的模糊表述,到底是指年利率1%还是10%?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借贷双方的利益分配,甚至可能导致朋友反目、对簿公堂。

本文将结合法院真实判例,解析民间借贷中利率约定的法律认定规则,为东莞地区的市民和企业提供法律参考。

01 案例引入,模糊约定引发争议

原告宗某某与被告王某某因资金周转需要,于2016年7月30日签订借款协议。王某某向宗某某借款30000元,并出具借条约定“年息1分”。

借款到期后,王某某未能偿还本息,宗某某多次催要未果,遂诉至法院要求偿还本金及利息。

庭审中,双方对本金数额无异议,但对“年息1分”的理解产生重大分歧:原告主张年利率10%,被告抗辩年利率1%。

02 法院判决,文义解释结合交易习惯

法院经审理查明,双方对借款事实无争议,争议焦点在于利率约定。

根据《人民法院报》2021年10月20日的相关记载和《现代汉语词典》对利率“分”的解释:“分,利率,月利一分按百分之一计算,年利一分按十分之一计算”

法院认为,按照民间借贷的惯例,利率一般高于银行利率。如果年息一分按年利率1%计算,则明显低于银行利率,显然非原告本意,如此计息对原告显失公平。

故判决被告偿还借款本金30000元及按年利率10%标准支付相应利息。判决送达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案件已经生效。

03 法理分析,解释规则的多层次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1. 合同解释优先文义:合同文本所运用的词句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载体,在进行合同解释时,应优先依据文本对当事人的词句进行解释。

2. 理解词句可借助工具:在理解词句所具有的含义时,可以借助辞典、交易习惯以及一般理性人的认识予以确定。

3. 利率上限受法律限制: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

04 律师建议,避免争议的约定方式

为避免类似纠纷,东莞地区的市民和企业在进行民间借贷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约定利率性质:在订立借款合同时,应当明确约定是按年利率还是月利率计算,避免使用“分”、“厘”等模糊表述。

2. 采用准确数字表述:直接使用“年利率X%”或“月利率X%”的明确表述,避免产生歧义。

3. 全面约定合同条款:对借款金额、款项交付方式、还款时间、借款利息、保证方式等关键条款,都应采用准确、清晰的表述。

4. 保留书面证据:借贷双方应签订书面借款协议,并妥善保存借条、转账记录等证据,以防发生纠纷时无法举证。

05 东莞视角,本地化法律应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东莞战略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其开放、多元的营商环境也吸引着大量产业、人口聚集。

东莞实际管理人口由1990年的175.62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053.68万人,其中有86%为外来暂住人口。人口的大规模净流入使得民间借贷活动日益频繁,相应的法律纠纷也随之增多。

针对东莞地区民间借贷的特点,建议市民和企业在使用“年息X分”等传统表述时,应特别注意其可能产生的歧义,尽量采用现代法律认可的明确表述方式,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和民间借贷交易习惯,“年息1分”应当认定为年利率10%,而非1%

然而,为避免争议,借贷双方最好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利率计算方式,如“年利率10%”或“月利率X%”,而不是使用传统的“分”、“厘”等模糊单位。

如果您在东莞地区遇到民间借贷纠纷,需要专业律师协助审查合同、收集证据或制定诉讼策略,请联系我们的东莞民间借贷律师团队。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包括借贷合同审查、债权债务纠纷处理、追讨欠款服务等,覆盖东莞全市所有镇街。

欢迎拨打咨询热线:18719074417,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高效、保密的法律服务,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fe38a72ba9fc040025d5a316a879778.jpg

分享 :